“同学们想一想,这颗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?”10月27日,在蕲春县第六实验小学教室,该校教师黄琳正在给学生上《我要的是葫芦》这节语文课。
课堂上,师生互动频繁,学生认真回答老师的提问,老师借助智慧教室的先进教学手段,随时共享交流,随堂呈现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思维导图,引领学生走进课本,走进生活,感悟读书、做人的价值意义,这样一节形式活泼、内容丰富的语文课让人耳目一新,赞叹不已。
除了精彩的课程内容外,课堂另一大亮点就是充分注入信息化,老师利用校园信息化平台上课,丰富的内容,形象的画面,让学生一目了然。
“钝字的笔画该怎么写呢?有没有同学会写?”下午1点30分,老师胡婕正在给二(3)班学生上午写课。
“老师,我会写。”学生邓思琪举起右手。
“好的,你在练习本上写几个。”说完,胡婕拿起手机,走到邓思琪的座位旁边。“咔嚓”手机快门一响,拍完照,邓思琪的作业本已经投屏到黑板的显示屏上。
“那我们现在一笔一划的写一下‘钝’字。”胡婕拿起手中的电子笔示范起来。
以往的传统课堂,一根粉笔一块黑板,老师营造氛围,将学生带入场景,活跃课堂。如今,该校借助信息化媒体,课堂上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手段,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,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有趣。
2020年1月21日,在“城镇扩容、消除大班额”的大背景下,新建蕲春县第六实验小学。在新建过程中,该校组织相关科室实地考察,投资约695万元配套相关设施;邀请相关专家带领筹建专班到周边县市信息化强校实地考察学习,逐步采购安装班班通70台、计算机教室两间、有线无线、监控全覆盖、电子班牌60台、教室护眼灯70间、具有图形化编程、3D打印及机器人单元的创客实验室、智慧图书馆、科学实验室等设备。
校长张晓毛告诉记者,该校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,不仅讲课方式多样,而且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更加专注。比如美术课(午写课)上,学生的优秀作业、作品,实时投屏,与大家分享,让精彩看得见,让学习更有趣。
走进教室,黑板几乎占据整面墙。黑板的中间是一块屏幕,老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,利用事先做好的课件,给学生讲课。张晓毛告诉记者,从2020年开始,学校就开始信息化建设,被蕲春县评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。经过一年多努力,全校实现网络覆盖,多媒体终端教学、智慧平台管理。
“先做起来,再做精彩!”张晓毛说,该校将全力打造更新迭代的智慧六小平台,全面营造学校数字化氛围,打造生命成长的智慧教育共同体,创造学校智慧教育品牌。